[第一场【秋风渡】] 君子不救,然圣人当仁不让 国士无双——齐静春 @月汐

[复制链接]

9

主题

844

回帖

174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25 16:49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会儿得空,慢慢来读兄长的字。好好学习一下。
点评

9

主题

844

回帖

174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25 16:52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【神】月汐M 于 2025-8-25 21:50 编辑

齐静春:文圣亲传弟子,排行第三,秉承“行必有正”理念,教化世人向善,被誉为“有望立教称祖的读书人”,与中土神州“白也”并称“浩然两得意”。其气质温润如玉,谦逊随和,举手投足皆有君子之风,是陈平安修行道路上第一位重要引路人。
少时与师兄弟同居陋巷,周游天下,后随文圣一脉入主文庙,备受尊崇。“三四之争”文圣落败自囚功德林后,前往大骊王朝创立山崖书院,与师兄崔瀺“一文一武”“一野一朝”共同布局应对末法时代与蛮荒入侵,并自请镇守骊珠洞天一甲子。在此期间,不忘初心,砥砺学问,融合“儒、释、道”三教之长,凝练“齐”“静”“春”三个本命字,成为十四境巅峰修士。因与青冥天下道祖首徒寇名存有大道之争被二掌教余斗针对算计,后为护洞天内六千百姓及陈平安周全,不惜以自身性命为代价独抗天劫,最终魂飞魄散,化作一缕春风,为《剑来》所有故事中最令人扼腕叹息之人。

我搜过百度,查过豆包,问过deepseek,也刷过抖音视频,讲齐先生的故事的很多,但没有一个像兄长一样,用不到四百个字就把齐先生的一生,齐先生的风骨概括的这么完整,刻画得这么深刻,这样的笔法我怕是拍马也赶不上了。只能默默地跟着学习了。
点评

21

主题

359

回帖

806

积分

进阶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25 17:00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后生油菜花
点评

9

主题

126

回帖

306

积分

进阶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25 18:03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才
点评

9

主题

844

回帖

174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25 20:51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【神】月汐M 于 2025-8-25 20:53 编辑

兄长曾教过我如何点评,但奈何兄长的字太好,看了好多遍,却总是没敢下笔。怕写的不好,反而折损了原文的意境。
但兄长也说过,业精于勤荒于嬉,终归还是要多多练习才能提高。所以,我就厚着脸皮,到关工门前耍一次大刀啦。嘻嘻。写的不好不要见怪哦。

1.君子可欺以其方

“君子可欺以其方”——首先必须说一下,这个用古言名句来写字,真的是震撼到我了。从来没想过,先贤古文,还能这么看,这么解。太厉害了。

齐静春:“陈平安,你要记住,君子可欺以其方。”
“君子心怀赤诚,相信世间的美好与正义,所以有时会被看似正当的理由所欺骗。但这并非是君子愚蠢,而是他们坚守本心。”


——这个和下面的引文都是原文吗?我搜了一下百度没搜到,问了一下豆包,好像有些是,有些不是。

怀如赤子冰霜洁,性比山松老愈刚。
已惯持身循尺墨,岂能折节改衷肠。
春风不语何须问,大道无形自有常。
但得此心昭日月,何妨笑语话炎凉。


兄长的律诗真的写的太精彩了。每一首都紧贴着齐先生的独有特质,既有如玉般的温润,又有殉道者的风骨,大赞。

这一首“子可欺以其方”一如齐先生的本心,清澈澄明,无尘无垢。“怀如赤子冰霜洁,性比山松老愈刚。”古人常用“冰霜之洁”“松柏之刚”来形容君子品行高尚,这两句写的正是他的本性,也是他的风骨,起句就直入主题,让人挪不开眼。“已惯持身循尺墨,岂能折节改衷肠。”这一句更加深入,用“已惯”和“岂能”两个词作对比,强调他持中守正、宁折不弯的内在。“春风不语何须问,大道无形自有常。”春风是齐先生的专属意象,以春风的不语对大道的无常,既写出了先生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知,也道出了他紧守本心的坚定内核。“但得此心昭日月,何妨笑语话炎凉。”其心昭昭,犹如日月,其身落落,安如泰山,纵使世态炎凉,我自一笑观之。这样的人,怎么能不让人敬佩,让人神往呢,兄长刻画的太好了。大赞。

点评

9

主题

844

回帖

174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25 21:5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【神】月汐M 于 2025-8-26 14:59 编辑

2.君子不救(君子不立危墙之下)

齐静春:“陈平安,若是将来有陌生人掉进水井,救人则死,你救与不救?”
陈平安:“如果真的能做到,我想赌一下。”
齐静春:“记住,君子不救。遇见不幸之事,君子首先会心生恻隐。但君子并非迂腐之人,他可以前往井边查看情况,试图救人,但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必死之地。”

命数天机自有循,是非恩怨几无因。
心怀恻隐固为善,行道踟蹰亦本真。
子启让贤非畏死,李陵忍辱实存仁。
从来大勇贵深虑,不救亦符君子伦。


在我们历代的文学作品里,“君子不救”四个字,常常紧跟着就是“圣人当仁不让”,以显示君子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。但兄长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,只留前面半句,看似不合常理,实际上却意在打破固有偏见,让君子的意义不再是高奉神坛的虚无,而是可以实实在在摸到的真实,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效仿,真正的发扬光大。在这里“君子不救”不是冷漠,而是教人不要用“死”这样悲壮的形式来换取“一时之救”,只有先保全自身,才能留存“生”的生命来继续“长久之救”,是看似无情实则有义的最终权衡。

诗歌从“命数天机自有循,是非恩怨几无因”起笔,以命数天机、是非恩怨自有因果的事实,提醒旁观者,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先分清善恶,辨清安危,再慎重介入,不要让自己陷入危局。第二句“心怀恻隐固为善,行道踟蹰亦本真”则直接点出作为普通人,心怀恻隐就是与人为善了,若是真有危险,行道踟蹰,不愿赴险也不失其心本真。接着“子启让贤非畏死,李陵忍辱实存仁”用“子启让贤”和“李陵忍辱”两个例子进一步论证,普通人在“生死存亡”和“大仁大义”之间该如何抉择。最后直抒胸臆,以“从来大勇贵深虑,不救亦符君子伦”直接点题,完成论证,没有一点雕琢痕迹,太赞了。

说真的,我看的书虽然不多,却也不少,古人写议论诗的就很少,现代人写的几乎没有。兄长不仅写的行云流水,而且有理有据,还特别贴合齐先生的温润端方,简直不要太厉害。必须得收藏起来,慢慢看,慢慢学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1:55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
慕容兄谬赞,多谢。有事回复晚了,遥敬一杯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1:57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【药】顾南衣G 于 2025-8-26 02:07 编辑
【剑】沈清雾M 发表于 2025-8-25 07:28
故事起笔,果然不同,静待后续

多谢临帖,问好姑娘。清茶一杯,遥敬了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1:58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
多谢玄羽姑娘临帖,问好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1:58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【神】采薇M 发表于 2025-8-25 07:34
这一篇顶我一场那么多了,厉害啊顾南衣

姑娘自谦了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0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【神】采薇M 发表于 2025-8-25 07:37
齐静春语录:
遇事不决,可问春风,春风不语,即随本心,我若本心坚定,怎会遇事不决,春风也有春风愁,不劳 ...

姑娘用心了。齐静春在小说中出场时间虽然不多,但他的品行风骨却让人高山仰止,佩服不已。所以落笔时便多写了几个字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1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
问好莫老翁,上座,请茶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1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【神】玄音M 发表于 2025-8-25 08:20
叹为观止!这大手笔我感觉我一年都写不出来!真的是大才!

玄音姑娘谬赞了,多谢姑娘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4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【神】月汐M 发表于 2025-8-25 10:24
天啦,第一场就这么夸张真的好吗?感觉亚历山大啊。

无妨,既说过这一场是与你讲故事,便无需字字回应。随意便好。而且我也没有太多时间与你互动,只能得空上来看看。你自在即可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5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
齐先生确实能担得起国士无双的名号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5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
原来是同门么?失敬失敬。请茶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6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
多谢无炎兄临帖。遥敬。
点评

10

主题

310

回帖

675

积分

进阶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【药】顾南衣G 于 2025-8-26 02:09 编辑
【神】月汐M 发表于 2025-8-25 16:52
齐静春:文圣亲传弟子,排行第三,秉承“行必有正”理念,教化世人向善,被誉为“有望立教称祖的读书人”, ...

阿月过谦了。我说过,你悟性不差,只要肯用心,必能有所成就。
点评

13

主题

462

回帖

989

积分

进阶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25 22:29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【药】顾南衣G 发表于 2025-8-25 22:01
问好莫老翁,上座,请茶。

彬彬有礼的小后生
点评

9

主题

844

回帖

174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发表于 2025-8-25 22:33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3.道理都在书上,做人却在书外

齐静春:“陈平安,道理都在书上,做人却在书外。”
“书上的道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,但真正的为人处世,需要在生活中去经历、去体悟。”
“难怪先生说世间成事者,超世之才不过其次,坚韧不拔之志方为首要。陈平安,你替先生给我上了一课。”

今古诗书何万卷,圣贤笔墨复千章。
青编易写三秋事,世路难量九曲肠。
逆水行舟方有进,乘风破浪乃为刚。
十年面壁休言久,寒尽梅花自有香。


这一首又别具一格了。起笔“今古诗书何万卷,圣贤笔墨复千章”用“万卷”“千章”两个词就写尽了千古书卷的浩瀚无垠和我辈行之的求学之艰。紧接着“青编易写三秋事,世路难量九曲肠”用“易写”和“难量”作为对比,进一步突出强调理论应当用于实践的必要性。第三句“逆水行舟方有进,乘风破浪乃为刚”再以“逆水行舟”和“乘风破浪”接续论证,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才能真正学有所进、锻志愈刚。最后一句“十年面壁休言久,寒尽梅花自有香”则先是以“十年”的久和“寒尽”的苦映射“坚韧不拔之志”,再以“面壁”的难与“梅花”的香对比点出“道理都在书上,做人却在书外”的核心论点。

全诗依然流畅得让人惊叹。虽然是议论主题,看起来却是情景交融,每一句都严丝合缝,没有一点违和感。读起来又顺又利,简直就是美的享受,太赞了。
点评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勋章商城|手机版|清莲文学社 群号1074568981 ( 辽ICP备2025064336号-1 )

GMT+8, 2025-9-13 15:48 , Processed in 0.08526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